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少年书屋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 第202章 谁赞成,谁反对?

第202章 谁赞成,谁反对? 3/3

就在这个当口,张一凡总结的奏章,也通过正式渠道到了京师,就是奏章先到通政司,然后送到中书省,再去东宫和皇帝那边。

这是朱元璋有意为之的,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奏章内容公开了。

张一凡在奏章

中总结如此

第一,香山县推行的户籍革新,完全可以在全国各地推行,具有通用性,释放百姓的积极性,自主择业,提高生产力。

第二,香山县推行的粮田归公分配法,也完全具备在全国各地推行的条件,可以解决全国范围的隐户和隐田问题,保证百姓减少挨饿的可能和增加朝廷的田赋收入。

第三,煮盐法改为盐田法,适合在沿海地区推广,并允许各大产盐地区互相竞争,并采用官卖制度。这种增加食盐供应的做法,不但能杜绝私盐的贩卖,也能减少盐商用私盐充到官盐中买卖的可能,并且减少了百姓在食盐方面的支出,增加了食盐的用途,造福百姓。

第四,官办水泥厂的模式,同样适合全国推广,从而保证水泥能因为大规模烧制减少成本,不但能让利于百姓,还能有利润来进一步研制出更好的水泥。

第五,通过官办买卖和促进商业,增加商税以及土地制度(房屋买卖入户必须是官府修建的房子挂钩)来开拓官府收入,实行分级财政制度,保证地方上有钱能做地方上必须做的公共事情,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六,和他国做买卖,高价卖出本国低价物,买回本国所需物资,也是非常有必要。不但沿海可以做,内地一样可以,必要的话,重启丝绸之路,军队护卫。

…………

这份奏章的公开上奏,顿时就引爆了京师官场。所有官员见面,必然会讨论这份奏章。

可以说,这里的不少措施,动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哪怕这是才开国,一样有很多既得利益者,并且其中的既得利益者,还多是开国功臣。

就算张一凡在这份奏章的后面,还列出了他当县官的开支并以此证明,大明朝中低级官员的俸禄太少,因此要设立合理的薪酬制度以及年终根据政绩而定的年终奖,也一样无法阻挡那些既得利益者对这份奏章说三道四。

原因很简单,这些既得利益者大都是开国功臣,位居高位,他们的俸禄多加一点,少加一点,对他们影响不大。可有关粮田和食盐这两方面,就是他们非常重视的事情。

哪怕张一凡在奏章的后面,还通过香山县的例子,说明种粮所得,比不上做买卖更能发家致富,他们也一样执着于粮田。

当然了,还是因为有朱元璋坐镇,有些人虽然不满这份奏章,也只敢就事论事地反对,而不敢对驸马喊打喊杀。

要是换成后世的守成之君,不要说驸马了,就是皇帝,敢这么动他们利益的,都有可能会发生落水什么的。

这个事情一直吵到洪武十二年七月,离驸马就任香山县县令的三年之期只剩下两个多月的时候,洪武皇帝终于有了决定。

这时候,南京皇城已经修建完成,朱元璋召集了文武百官,还有皇亲勋贵,在金銮殿开大朝会。

面对底下这些臣子,朱元璋冷声宣布道「有关香山县的新政,到底如何,在京师吵吵,是吵不出一个结果的。不管赞成不赞成,朕带卿等亲自去香山县瞧瞧,是骡子是马,溜出来看看。好的,朕便推行;不好的,朕肯定不会推行,如此,谁赞成,谁反对?」

文武百官「……」

洪武皇帝这个「谁赞成,谁反对」的话中,只要稍微了解一点皇帝脾气的,便知道皇帝已经动了一丝杀气。如果这样都不赞成,那就没什么好说了!

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朱元璋是开国皇帝,登基称帝之后,还去过开封,因此,他要离开南京去香山县,也不是开特例。

在朱元璋的威严之下,没有臣子敢反对这个决定。

于是,朱元璋命令已经去过香山县的太子监国,太师李善长辅佐,留下必要的官

员之后,自己带着成年亲王,还有宰相胡惟庸等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前往香山县了。

喜欢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huwuba.com)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最新章节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全文阅读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txt下载 - 叫天的全部小说 - 明初:开局救了个公主 少年书屋

猜你喜欢: 赘婿岳风免费全文阅读私密保姆灵境行者女神的绝世高手王笑童婉儿全文阅读大奉打更人夜的命名术不科学御兽唐悠悠季枭寒全文阅读深空彼岸岳风柳萱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