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少年书屋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651 郑和下西洋

651 郑和下西洋

朱棣除了他的战功之外,他派郑和下西洋,也成为炳耀史册,扬名海外的盛事。

郑和,他是明朝宫中的一名太监。

既然是太监了,他在没成为大太监之前,肯定没有人去关注他的,所以,郑和早年的事迹,于史无载,《明史》的郑和传,也仅仅记载:“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

此外,无迹可寻。

据云南昆阳《故马公墓志铭》载,郑和为马哈只第二子,长子马文铭,姐妹四人,然此说为孤证,学界存疑,很少有人会相信郑和当太监之前姓马。

吴晗据此推断“其被阉入宫,当在洪武十四年傅友德、沐英定云南时”,并推测入宫时当在10岁左右,此亦为其生年来源然亦全为推测,并无实证,学界亦有疑问。

总之,一句话,郑和没有下西洋的壮举的话,根本没人注意到他这个太监;就是他做下下西洋的壮举,也不清楚他的家世。

人,想要被历史铭记,真的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我们现在比较清楚的是,郑和跟随朱棣后的事迹。

郑和也不知道经历了多么磨难,终于爬到了太监的位置,得到了朱棣的赏识。

朱棣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因此,对他非常赏识。

郑和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

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成为了皇帝,这时的他,需要一个人下西洋,去做两件事,一是,去告诉西洋各国,现在当皇帝的是他燕王朱棣了,而不再是建文帝,这是朱棣要人下西洋的首要目的;其次,据说,他想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由此,他急需一个人带领船队下西洋。

这个人,他很快找出来了,那就是郑和!

郑和虽是太监,但他和朱棣一起经历了出生入死,是个可靠的人;再加上郑和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都适合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

首先,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郑和在明军中服役,在明军中长大,后转入燕王府侍候朱棣,跟随着朱棣,经受了战火考验,参加“靖难之役”,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经历数次重大战役,具有实战经验。

为此,朱棣皇帝授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将二万余名官兵交给郑和指挥。

郑和下西洋中的几次军事行动也证明了郑和的军事指挥才能,确保了这几次军事行动的成功。

公元1405年7月11日,朱棣在船只都准备好的情况下,命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

朱棣命人造了长四十四丈广,十八丈大的船,有六十二艘,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占城,期间张辅讨平安南。

如今,这支浩荡的船队,就要随郑和出发了!

郑和接过命令后,指挥船队,向爪哇方向南航!

扬帆!

立威!

出发!

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航海事业,即将开启!

公元1406年6月30日,郑和船队在爪哇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

这时,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西爪哇灭了东爪哇,西爪哇兵杀了郑和士兵一百七十人。

西王畏惧,献黄金六万两,补偿郑和死难士兵。

随后,郑和到了三佛齐旧港。

这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海盗陈祖义凶横。

郑和听了,当即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贼船五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

郑和的船队继续航行,到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家。

在古里赐其王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立石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公元1407年10月2日,郑和回国,押陈祖义等献上,陈祖义等人被问斩,施进卿被封为旧港宣慰使。

旧港擒贼有功将士获赏:指挥官钞一百锭,彩币四表里,千户钞八十锭,彩币三表里,百户钞六十锭,彩币二表里;医士,番火长钞五十锭,彩币一表里,锦布三匹。

郑和详细地跟朱棣讲了西洋各国的风俗和经济。

朱棣兴趣大起,命令郑和第二次下西洋。

这一次,目的再也和上一次不一样了,因为,这一次的目的是:经济贸易往来!

公元1407年,在郑和回国十几天后,就第二次下西洋了。

这一次,他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锡兰、柯枝、古里等国。

这次航行过程中,郑和专程到锡兰,对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并立碑为文,以垂永久。

他在碑文中记有“谨以金银织金、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

此碑于1911年在锡兰岛的迦里镇被发现,现保存于锡兰博物馆中,是用汉文、泰米尔文及波斯文所刻,今汉文尚存,是中斯两国友好关系史上的珍贵文物,也是斯里兰卡的国宝。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多达27000人!

真是壮哉!

这也是海盗不敢招惹郑和的真正原因!

他航海两年后,于公元1409年回国。

如果说第一次航海,郑和只亏没赚,这一次,他带回了许多货物,让郑和的航海事业,得到了收获。

郑和下西洋的所见所闻,使得明朝的许多大臣,对航海非常向往。

公元1409年十月,郑和第三次出海。

这一次,他从太仓刘家港启航,随行的有大明著名的大臣道衍(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

他们顺利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又访锡兰山。

此行,共两年多的时间。

道衍他们此行,可谓大长见识!

公元1413年11月,郑和第四次率船队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

他的船队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

两年后,公元1415年8月12日,郑和满载而归。

喜欢小招说:魏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huwuba.com)小招说:魏晋南北朝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最新章节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全文阅读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txt下载 - 黄小招的全部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少年书屋

猜你喜欢: 赘婿岳风免费全文阅读私密保姆灵境行者女神的绝世高手王笑童婉儿全文阅读大奉打更人夜的命名术不科学御兽唐悠悠季枭寒全文阅读深空彼岸岳风柳萱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