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少年书屋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736 疫情的爆发

736 疫情的爆发

明朝的三大问题,满族的进攻,百姓的艰难,党争的激烈,这些,实际上并不能使明朝灭亡,令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疫情的弥漫。

我以前一直不相信,疫情,就可以令一个王朝灭亡吗?

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顺德府、河间府和大名府均有大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史书记载:“瘟疫传染,人死八九”。

也就是说,被感染的人,十个就有八九个死去!

第二年,疫情进一步发展。在大名府,“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

整个大名府,死亡了一半的人!

死亡的比率真是相当高!

广平、顺德、真定等府,类似的记载相当多。

左懋第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

这时,华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发夕死。史书记载:“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城为之空”。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七月,疫疾从河北地区传染至北.京,病名叫“疙瘩病”,“夏秋大疫,人偶生一赘肉隆起,数刻立死,谓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间又有呕血者,或一家数人并死。”

“疙瘩”实际上就是腺鼠疫患者的淋巴结肿大导致的,也就是说,发生的疫疾,就是鼠疫。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夏秋间,发生的腺鼠疫至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春天转化为肺鼠疫。

北.京城中的人口死亡率大约为40%,甚至更多,真是十室九空。

北.京郊区的疫情也很严重,在通州,“崇祯十六年癸未七月大疫,名曰疙疽病,比屋传染,有阖家丧亡竟无收敛者”。昌平州的记载中称为“疙疽病”,而且“见则死,至有灭门者”。见则死,跟我们前面所说的新冠病毒肺炎很相像了,只要见到患者,往往被感染。

河间府景县的记载是:“崇祯十六年大疫,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八月,天津爆发肺鼠疫:“上天降灾,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传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数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门逐户,无一保全。”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天津督理军务骆养性说,“昨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秋天,鼠疫南传至潞安府,“病者先于腋下股间生核,或吐淡血即死,不受药饵。虽亲友不敢问吊,有阖门死绝无人收葬者”。

山西鼠疫也向周边省份传播。崇祯七、八年间兴县人民因避疫而逃之一空,有可能将鼠疫传播到相邻的地区。从兴县过黄河,就是陕西的延安府和榆林府,崇祯九年至十六年,榆林府和延安府属县相继发生大疫,如崇祯十年“大瘟,……米脂城中死者枕藉,十三年,夏又大疫,十五年,……大疫,十六年,稔,七月郡城瘟疫大作”。

陕西的鼠疫以及旱灾,直接导致了百姓的造反,不造反,无以为生了!李自成也趁机而起!这是后话。

江南在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遭大水,崇祯十四年有旱蝗并灾,崇祯十五年持续发生旱灾和流行大疫。

这样一来,南北都有鼠疫,外加水灾和旱灾,明朝政府哪里还承受得住?整个大明天下,盗匪与流民并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

据史学家不完全统计,明代万历和崇祯年间两次鼠疫大流行中,华北陕、晋、冀三省死亡人数至少在千万人以上。

单单三个省,死的人就超过了千万人,加上其他省份,人数过几千万人!

这叫明朝如何承受?这叫百姓如何承受?

天下大乱,天下分崩离析,已经成了大势所趋了!

陕西遭大旱之后,又遭遇疫情,百姓难以生存,当地政府也难以治理地方,在如此情况下,朝廷决定撤掉驿站,减少开支。

其中,有一个靠驿站为生的驿卒也被裁掉了,这个人就是李自成。

李自成出生在陕西米脂河西二百里的李继迁寨,距他的老家长峁鄢六十多里。

李自成的祖籍是米脂县李家站,在米脂县殿市镇有个村落,名叫李继迁村,当地人也叫做李家站,村里的人代代相传,是李继迁的后人。

据《米脂县志》记载:“米脂李姓,分太安里二甲李氏和永和石楼李氏。一支是太安里二甲,李自成家庭属太安里二甲,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而另一支李氏是由山西永和石楼县迁移到米脂的,二支李氏不属于同宗同室。太安里二甲的李氏,是一大族,遍及米脂城乡各处。”

李自成家庭属太安里二甲,明代前由甘肃太安里迁徙来到李家站。

据费密《荒书》记载,李自成在出生时,他的父亲梦见一个黄衣人进入土窑,于是,李自成的小名叫做黄娃子。

这个梦,也未必是好梦,黄衣人,未必就是皇帝,因为也可以意味着李自成很快就黄了!

天启年间,陕北地区灾荒连年,官府粮差分文不减。

这个不减的原因,和辽东的兵饷有关,也就是说,明王朝之所以不能减少赋税,就是因为要长年和满清作战。

百姓们当然不会体谅朝廷,他们只觉得过不下去了,就是朝廷的错。

李家的生活,比起别人还困难,所以,李自成小时候曾被舍入寺庙当小和尚,名黄来僧,并给本邑姬姓地主牧羊度日。

他十几岁丧母,不久,父亲又去世,成为孤儿。

二十一岁那年,无依无靠的李自成,终于应募到银川驿站当了一名驿卒,有了一份像样的工作。

哪里知道,不久后,驿站就被撤销,李自成也跟着失业了。

喜欢小招说:魏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huwuba.com)小招说:魏晋南北朝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最新章节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全文阅读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txt下载 - 黄小招的全部小说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少年书屋

猜你喜欢: 赘婿岳风免费全文阅读私密保姆灵境行者女神的绝世高手王笑童婉儿全文阅读大奉打更人夜的命名术不科学御兽唐悠悠季枭寒全文阅读深空彼岸岳风柳萱全文阅读